
信阳建筑工程学校
化学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阳建筑工程学校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基本学制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一)通用素质与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基本学制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一)通用素质与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
化学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化学工艺(67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系统和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掌握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具备工艺过程与设备操作、系统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能从事化工、轻工、医药、生化、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具有良好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获取一定信息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
(6)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7)具有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8)具有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2、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化学、化工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②识读图样能力:能够绘制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图,识读化工设备图、车间平立面布置图;
③化工设备故障判断能力:能使用化工常用维修工具、判断化工设备的简单故障;
④化工单元操作能力:能进行流体输送、蒸馏、蒸发、吸收、萃取、结晶、干燥等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和生产数据,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工艺计算;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⑤化学分析与检验能力:能进行部分化工生产中间控制分析,能根据分析报告调整相应的生产操作;
⑥化工生产 DCS操作能力:能进行DCS 操作控制,能使用化工生产中的常用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控制等);
⑦HSEQ知识应用能力:能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化工环保、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检修;
⑧车间管理能力:能协助车间班组进行生产管理;
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能将化工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应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检修。
(2)职业特定能力:
①基本有机化工方向:掌握典型基本有机化学品甲醇、甲醛、乙醛、乙酸等的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能正确理解基本有机化工生产工艺规程,并规范操作;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生产故障。
②无机化工方向:掌握典型无机化学品合成氨、硫酸、硝酸、纯碱和烧碱等的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能正确理解无机化工生产工艺规程,并规范操作。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文化课、德育课、体育与健康及艺术等,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化学工艺(67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专门化方向 |
1 | 有机合成工 化工总控工 化工工艺试验工 |
有机合成工中级(四级) 化工总控工中级(四级) 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四级) |
基本有机化工 |
2 | 无机化学反应工 化工总控工 化工工艺试验工 |
无机化学反应工中级(四级) 化工总控工中级(四级) 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四级) |
无机化工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系统和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掌握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具备工艺过程与设备操作、系统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能从事化工、轻工、医药、生化、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具有良好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获取一定信息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
(6)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7)具有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8)具有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2、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化学、化工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②识读图样能力:能够绘制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图,识读化工设备图、车间平立面布置图;
③化工设备故障判断能力:能使用化工常用维修工具、判断化工设备的简单故障;
④化工单元操作能力:能进行流体输送、蒸馏、蒸发、吸收、萃取、结晶、干燥等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和生产数据,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工艺计算;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⑤化学分析与检验能力:能进行部分化工生产中间控制分析,能根据分析报告调整相应的生产操作;
⑥化工生产 DCS操作能力:能进行DCS 操作控制,能使用化工生产中的常用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控制等);
⑦HSEQ知识应用能力:能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化工环保、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检修;
⑧车间管理能力:能协助车间班组进行生产管理;
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能将化工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应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检修。
(2)职业特定能力:
①基本有机化工方向:掌握典型基本有机化学品甲醇、甲醛、乙醛、乙酸等的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能正确理解基本有机化工生产工艺规程,并规范操作;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生产故障。
②无机化工方向:掌握典型无机化学品合成氨、硫酸、硝酸、纯碱和烧碱等的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能正确理解无机化工生产工艺规程,并规范操作。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文化课、德育课、体育与健康及艺术等,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
(一)公共基础课
序 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1 | 职业生涯 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 | 职业道德 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 | 经济政治与 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集合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8 | 计算机应 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9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化学通用 | 1.化学常用计量;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4.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5.电化学基础; 6.常见单质和化合物; 7.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卤代烃 8.醇、酚、醚、醛、酮; 9.羧酸及其衍生物; 10.糖类和蛋白质。 |
1.初步具备运用化学知识和原理认识化工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2.能进行基本化学计算; 3.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鉴别方法,重要有机物的官能团特性和官能团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4.能正确运用化学名词和术语进行表述和沟通; 5.能借助工具书及有关文献资料获取有关化学数据。 |
化工分析 | 1.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 3.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 4.分光光度法与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5.色谱分析法与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6.酸度计的使用; 7.化工物料物理性能的相关知识;常用物性测试仪器(熔点仪、密度计、粘度计)的使用; 8.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检测仪器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 9.测试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处理; 10.检测中的“三废”处理。 |
1.熟悉称量仪器,掌握精确的物料称量方法;能按要求进行化工物料的取样和制样; 2.能正确记录、分析、处理检测数据; 3.了解主要的化学分析操作(滴定分析)、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酸度计)操作方法; 4.掌握化工质量检测中的安全 操作规程; 5.能按规程保养和维护测试仪器 6.能进行检测仪器常见故障的 识别与排除; 7.能正确处理“三废”。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化工制图 | 1.制图基本知识; 2.零件图装配图简单认知; 3.化工设备装配图; 4.化工工艺图。 |
1.能绘制和读懂简单零件图; 2.学习和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 3.能掌握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化工设备图、化工工艺图; 4.具备一定空间想像能力,形成由图到物体,以图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 |
化工单元 操作 |
1.流体输送、典型泵的操作与维护; 2.加热与冷却、常用换热器的使用与维护; 3.精馏原理与方法,精馏装置的运行、维护、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 4.吸收原理与方法;吸收装置的运行、维护、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 5.萃取原理与方法;萃取装置的运行、维护、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 6.干燥原理与方法;干燥装置的运行、维护、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等; 7.安全操作规程。 |
1.能识读常见化工单元操作流程; 2.能绘制简单的化工单元操作流程图; 3.能熟知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程序、操作要求、操作规范、单元操作中的安全清洁生产知识; 5.能掌握主要化工单元(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基本的操作技能; 6.学会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等; 7.掌握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8.具有设备保养与维护能力。 |
化工单元 操作实训 |
1.流体输送; 2.反应釜操作; 3.蒸馏操作; 4.吸收与解吸操作; 5.离心操作; 6.真空干燥操作; 7.传热操作; 8.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等 9.安全操作规程。 |
1.具备常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对一般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2.具有化工参数的记录、巡回检查及正常交接班的能力。 3.基本掌握化工单元操作控制指标的方法。 4.能进行设备的常规性维护与保养 5.具有化工生产的安全防护能力。 6.具有团结协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质量意识。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化工设备 机械基础 |
1.典型化工设备如压力容器、换热器、反应器、精馏塔等设备结构知识; 2.化工设备材质与管路知识; 2.机械传动知识; 3.化工设备保养与维护。 |
1.具有化工设备与机械正常工作时的巡检、保养及简单故障的处理能力。理解化工厂常见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化工管路与阀门的作用和特点,及化工厂常用机械传动的常识 2.能进行化工厂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选择使用。 3.具有借助设备铭牌、产品说名书及手册、工具书等相关资料,查阅标准产品及其零部件(或材料)性能、功用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
化工电气 及仪表 |
1.安全操作规程; 2.电工基础知识; 3.常用检测仪表的特点、结构及工作原理,常用检测仪表的使用和维护; 4.显示仪表的分类与作用; 5.自动控制仪表与控制规律;自动控制仪表的操作; 6.调节阀的种类,气动薄膜调节阀; 7.自动信号联锁保护、简单控制系统与复杂控制系统; 8.集散控制系统 (DCS)基本构成和特点,典型集散控制系统的运用; 9.可编程控制器(PLC)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运用。 |
1.能进行常规仪表的识别和数据读取; 2.能运用 PLC、DCS 操作系统对化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3.能识别 PLC、DCS 控制系统各环节常见故障; 4.掌握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
有机化工 工艺 |
1.有机化工原料及原料路线的选择方法 2.甲醇、甲醛、乙醛、乙酸等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和部分典型设备; 3.化工生产中实用操作技术、安全技术能量有效利用技术和“三废”治理技术。 |
1.能正确理解化学工艺流程,具 有阅读和绘制工艺流程图的能力 2.能正确理解工艺条件对生产的影响,对常见的化学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具有处理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理解典型化学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方法,具有简单工艺计算的能力; 4.了解有机化工生产的原料及主要化工产品的工业应用; 5.掌握典型有机化学品的特性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有机化工 生产DCS 仿真实训 |
1.认知仿真系统; 2.正确识读工艺流程图; 3.知晓系统操作规程和自动控制方案 4.完成化工仿真系统的开车、正常运行及停车操作; 5.能调整、控制、优化化工仿真系统的运行; 6.运行乙醛氧化生产醋酸仿真操作、加热炉仿真操作、锅炉仿真操作、压缩机仿真操作等软件; 7.参观:认识化工设备、控制仪表 |
1.能正确识读工艺流程图; 2.能完成化工仿真系统的开、停车及正常操作,能按规范记录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 3.能分析判断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工况,能优化操作条件,能正确处理常见故障。 |
有机化工 HSEQ与 清洁生产 |
1.化工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主要方法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 2.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3.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 4.安全防护用品、常用消防器材及电气安全设施的使用; 5.有机化工“三废”处理;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化工职业病危害及防护 7.有机化工生产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8.有机化工能源隔断技术与操作和特点,典型集散控制系统的运用; 9.可编程控制器(PLC)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运用。 |
1.具有分析有机化工生产操作中潜在风险事故的能力; 2.能查阅ISO 系列及国家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标准和条款; 3.能实施有机化工 HSEQ 及清洁生产; 4.能完成有机化工开停车过程的能源隔断操作; 5.能安全操作有机化工装置及简单急救; 6.能处理常规的有机化工“三废”及简单环境污染事故; 7.具有有机化工企业全面质量 |
无机化工 工艺 |
1.无机化工原料及原料路线的选择方法; 2.合成氨、硫酸、硝酸、纯碱和烧碱等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和部分典型设备; 3.化工生产中实用操作技术、安全技术、能量有效利用技术和“三废”治理技术。 |
1.能正确理解化学工艺流程,有阅读和绘制工艺流程图的能力 2.能正确理解工艺条件对生产的影响,对常见的化学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具有处理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理解典型化学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方法,具有简单工艺计算的能力。 4.了解无机化工生产的原料及主要化工产品的工业应用。 5.掌握典型无机化学品的特性、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无机化工 生产DCS 仿真实训 |
1.认知仿真系统; 2.正确识读工艺流程图; 3.知晓系统操作规程和自动控制方案 4.完成化工仿真系统的开车、正常运行及停车操作; 5.能调整、控制、优化化工仿真系统的运行; 6.运行合成氨仿真操作、加热炉仿真操作、锅炉仿真操作、压缩机仿真操作软件; 7.现场参观:认识化工设备、控制仪表等。 |
1.能正确识读工艺流程图; 2.能完成化工仿真系统的开、停车及正常操作,能按规范记录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 3.能分析判断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工况,能优化操作条件,能正确处理常见故障。 |
无机化工 HSEQ 与 清洁生产 |
1.化工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主要方法,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 2.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3.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 4.安全防护用品、常用消防器材及电气安全设施的使用; 5.无机化工“三废”处理; 6.无机化工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化工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 7.无机化工生产潜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
1.具有分析无机化工生产操作中潜在风险事故的能力; 2.能查阅ISO 系列及国家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标准和条款 3.能实施无机化工 HSEQ 及清洁生产; 4.能完成无机化工开停车过程的能源隔断操作; 5.能安全操作无机化工装置及简单急救; 6.能处理常规的无机化工“三废”及简单环境污染事故。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 ||||||||||||||
总学时 | 学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20周 | ||||||||||||
16 | 2 | 17 | 1 | 17 | 1 | 16 | 2 | 13 | 5 | 20 |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德育 课 |
必修 | 职业生涯规划 | 32 | 2 | 2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4 | 2 | 2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34 | 2 | 2 | ||||||||||||||
哲学与人生 | 32 | 2 | 2 | ||||||||||||||
限选 | 心理健康 | 26 | 2 | 2 | |||||||||||||
2 | 文化 课 |
必修 | 语文 | 248 | 15 | 4 | 4 | 4 | 3 | ||||||||
3 | 数学 | 198 | 12 | 3 | 3 | 3 | 3 | ||||||||||
4 | 英语 | 198 | 12 | 3 | 3 | 3 | 3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32 | 8 | 4 | 4 | ||||||||||||
6 | 体育与健康 | 76 | 10 | 1 | 1 | 1 | 1 | 1 | |||||||||
7 | 艺术(或美术、音乐) | 63 | 2 | 1 | 1 | 1 | 1 | ||||||||||
专业技能课程 | 8 | 基础 平台 课程 |
化学通用 | 65 | 10 | 3 | 3 | 2 | 2 | ||||||||
9 | 化学工艺学概论 | 32 | 6 | 2 | 2 | 2 | |||||||||||
10 | 化工分析 | 98 | 4 | 6 | |||||||||||||
11 | 化工基础 | 63 | 9 | 3 | 3 | 3 | |||||||||||
12 |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 30 | 2 | 2 | |||||||||||||
13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65 | 4 | 5 | |||||||||||||
14 | 技能 方向 课程 |
基本 有机 化工 |
有机化工工艺 | 116 | 8 | 4 | 4 | ||||||||||
15 | 有机化工生产DCS 仿真实训 | 123 | 6 | 2 | 3 | 1 | |||||||||||
16 | 有机化工 HSEQ与清洁生产 | 39 | 3 | 3 | |||||||||||||
17 | 中级工考证训练 | 56 | 2 | 2 | |||||||||||||
18 | 无机 化工 |
无机化工工艺 | 116 | 8 | 4 | 4 | |||||||||||
19 | 无机化工生产DCS 仿真实训 | 123 | 6 | 2 | 3 | 1 | |||||||||||
20 | 无机化工HSEQ与清洁生产 | 39 | 3 | 3 | |||||||||||||
21 | 中级工考证训练 | 56 | 2 | 2 | |||||||||||||
22 | 专业任选课程 | 社会实践活动 | 56 | 2 | 1 | 1 | |||||||||||
23 | 专业技能类选修 | 135 | 9 | 3 | 2 | 4 | |||||||||||
顶岗实习 | 570 | 19 | 19 | ||||||||||||||
其他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30 | 1 | 2 | |||||||||||||
毕业教育 | 30 | 1 | 1 |
(一)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验实训室
校内实训实习应具备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等,初步具备培养化学工艺专业初级技能人才的条件,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台/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化学基础 实训 |
实验操作台 | 20 | 尺寸: ≥1500mm×1000mm |
加热设备 | 20 | 普通电炉 功率:1kw | |
烘箱 | 1 | 功率: 2~8kw | |
循环水真空泵 | 10 | 功率:40w,最大真空度(MPa): 0.098 |
|
电动搅拌器 | 20 | 功率: 40w | |
托盘天平 | 10 | 精度:0.1g; 荷载:200g | |
化工分析 实训 |
实验操作台 | 20 | 尺寸: ≥1500mm×1000mm |
电子天平 | 5 | 精度: 0.1mg | |
教学功能室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台/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化工分析 实训 |
托盘天平 | 5 | 精度:0.1g; 荷载:200g |
奥氏气体分析仪 | 2 | 普通 | |
可见分光光度计 | 5 | 721 型/722 型 | |
气相色谱仪 | 2 | 普通热导池检测器 | |
酸度计 | 4 | 精度:0.01pH | |
粘度计 | 4 | 范围: 1~2*10⁶mpa. s | |
熔点仪 | 2 | 范围: 室温~300℃,精度:±0.5℃, 功率: 100w | |
沸点仪 | 2 | 普通玻璃 | |
阿贝折射仪 | 2 | nD:1.3000~1.7000 准确度:±0.0002 |
|
烘箱 | 1 | 功率: 2~8kw | |
化工单元操 作仿真实训 |
计算机 | 40 | CPU: 奔腾E2140 或更强的CPU;内存:1G 以上显卡和显示器; 分辨率: 1024x768以上;硬盘空间:至少1G剩余空间;操 作 系 统 : Windows XPSP2/SP3 |
DCS 仿真操作系统 | 40 | / | |
网络交换机 | 1 | 网络必须稳定通畅(统一式激活) | |
教师工作站 | 1 | CPU: 奔腾E5200 或更强的CPU; 内存:1G以上(推荐2G以上):显卡和显示器:分辨率1024x768以上; 硬盘空间:至少1G剩余空间;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SP2 |
|
离心泵操作仿真 操作软件 |
1 | / | |
液位控制操作仿 真操作软件 |
1 | / | |
列管换热器操作 仿真操作软件 |
1 | / | |
精馏塔操作仿真 操作软件 |
1 | / | |
吸收解吸塔操作 仿真操作软件 |
1 | / | |
釜式反应器操作 仿真操作软件 |
1 | / | |
固定床反应操作 仿真操作软件 |
1 | / | |
流化床反应操作 仿真操作软件 |
1 | / | |
有机化工生 产DCS仿真 实训 |
加热炉操作仿真 操作软件 |
1 | / |
锅炉操作仿真操 作软件 |
1 | / | |
压缩机操作仿真 操作软件 |
1 | / | |
乙醛氧化制乙酸 仿真操作软件 |
1 | / | |
无机化工生 产DCS仿真 实训 |
加热炉操作仿真 操作软件 |
/ | |
锅炉操作仿真操 作软件 |
/ | ||
压缩机操作仿真 操作软件 |
/ | ||
化工电气及 仪表实训 |
乙醛氧化制乙酸 仿真操作软件 |
/ | |
压力测定仪表 | 5 | 普通化工仪表 | |
流量测定仪表 | 5 | 普通化工仪表 | |
液位测定仪表 | 5 | 普通化工仪表 | |
温度测定仪表 | 5 | 普通化工仪表 |
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专业教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三)教学资源
学校的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按需培养,达到按需开课,按需施教”的要求,将组织专业骨干编撰学校各大专业实训校本教材,优化各专业课程;大力压缩市场无需求的课程,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使学生达到“理论基本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的开放为师生提供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创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规范专业教学要求;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注重理实一体化模式应用,加强德育教育,注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 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柳林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
(1)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2)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与生产一线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工程师给专业的学生讲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五)学习评价
1、目的和功能
通过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信息,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应充分发挥考核与评价的诊断、指导、导向和激励功能,以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2、原则和方法
化学工艺专业以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为宗旨;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适应学生对口就业、转岗和终身发展的需求。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课程的功能,做到知识的考核与评价同实践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评价包括练习、测验和考试等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和体验探究的过程等。
学生质量评价坚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岗位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的质量观;以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文化、职业资格要求为评价依据,实施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建立校企一体的评价主体,制定企业化、多元化、校企一体化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六)质量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将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深化教学改革,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开设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能毕业生。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生产一线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工程师给专业的学生讲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能力具体要求是:
(一)通用素质与能力
1、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具有较高的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3、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健全的人格;
5、具有一定的学心理、知识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知法、守法和执法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
1、具备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系统和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掌握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4、具备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系统优化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
6、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工业部门从事化工类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